2024年9月18日
每日资讯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深度学习模型 用以预测电池寿命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创新深度学习模型。这种双流视觉转换器(dual stream-vision transformer)具有高效自注意力机制(DS-ViT-ESA),可用于预测目标电池的当前循环寿命(CCL)和剩余使用寿命(RUL)。
研究人员用少量电池充电数据开发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个模型使用了一种叫做"视觉转换器"的技术,可以分析不同时间段的电池数据。
这个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电池还能用多久。只需要15次充电的数据,它就能预测电池寿命,误差不到6%。最厉害的是,即使用不同的充电方式,这个模型也能很好地工作,有着它强大的适应能力。
大阪大学开发新型有机半导体 有助于大幅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据外媒报道,大坂大学(Osak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有机半导体,其能量转换效率高于公认的标准。
OSC轻便灵活,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它们在农业光伏等领域前景广阔。OSC通常包含两种有机半导体:一种传输电子(受体),另一种传输空穴(供体)。当激子分裂成载流子并产生电子-空穴对时,半导体中产生电流。足够能量的阳光可以使紧密结合的激子解离,产生电流。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不对称电解质设计 可提高锂离子电池阳极容量
据外媒报道,在期刊《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和罗德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不对称电解质,有望提高使用微尺寸合金阳极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研究人员表示:“使用微尺寸合金阳极,可以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但也会缩短电池日历寿命,提高制造成本。通过开发不对称电解质(无溶剂离子液体和分子溶剂)以形成富含LiF的无机SEI,我们明显提高了Si、Al、Sn和Bi阳极的循环性能,从而使90mAh Si||LiNi0.8Mn0.1Co0.1O2和70mAh Li3.75Si||SPAN软包电池(面积容量为4.5mAhcm−2,N/P为1.4)实现400次以上的循环,并且容量保持率超过85%。”
欧盟拟拒绝中国业界提交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
9月12日,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
对此,中国商务部在9月13日表示,中方注意到了欧方的相关表态。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
8月20日和9月9日,欧委会两次发布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披露,依旧延续错误做法,裁决高额税率。中方对此无法认同、不能接受,但始终秉持最大诚意,努力通过对话磋商妥善解决摩擦。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分子涂层”方法 以实现超级电容器
据外媒报道,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成功提高了电容器的容量、寿命耐久性和成本效益,以追求更节能的未来。